建設商河縣農產品O2O體驗和展銷中心,選取白橋大蒜、懷仁地瓜、商河老粗布等優質特色產品且適合網絡銷售的農副產品進行集中展示,且體驗中心配備專業服務人員,負責為區域內企業、網商、服務商等群體提供業務咨詢和專業技術指導。在商河農產品O2O體驗中心搭建展示、直播和銷售體系,實現線下體驗、線上下單、快遞到家。
整合六個領域農特產品(花卉、水果、紡織、旅游、文化、食品,也可以是其他領域)在不同平臺(拼多多、阿里、京東、抖音、快手、頭條等)實施直播矩陣打造和帶動農特產品上行;每個領域至少培育或扶持兩個以上的直播示范典型。搭建電商直播銷售矩陣:利用國內第三方優質直播平臺開展視頻直播銷售。在淘寶直播、抖音等平臺開設公共線上直播間店鋪,以突出本土農特產品為主,為本地區網紅直播達人提供專業、穩定的線上直播間店鋪;鼓勵廣大主播及本土網紅達人利用直播平臺開展銷售及宣傳工作,由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提供對接穩定農特產貨源;統一對外宣傳口號、統一對外宣傳標識、統一樹立商河農特產品安全標準。
打造商河網絡銷售體系,包括國內電商平臺(京東、淘寶、天貓、阿里巴巴、拼多多中的任意平臺)、跨境電商平臺(可以是阿里巴巴國際站、亞馬遜、速賣通、蝦皮、敦煌網中的任意平臺)重點培育或扶持20家以上的網絡銷售示范店鋪;開展農產品網絡銷售:深化與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第三方電商平臺合作,使新媒體電商與農產品深度融合,拓寬商河縣特色產品銷售渠道。組織企業、大型商超、合作社等通過訂單預售、集中采購等方式開展各類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發展直供直銷,帶動農產品示范基地、特色產業園區的發展和品牌建設。
1)開展各類展銷和消費活動不少于8場:鼓勵知名商貿流通企業和協會舉辦區域性且具有農村市場特色、主題鮮明的節會活動激活農村消費潛能,依托社區電商團長、電商服務網點工作人員發起社群營銷,開展產品團購、預售等活動,積極發展“無接觸配送”服務,滿足縣城及周邊區域社區需求,創新消費模式和供給方式,推動本地商貿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促進消費擴容提質。2)圍繞本地電子商務進農村,特別是農產品上行工作開展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宣傳計劃,組織開展各類文化宣傳活動,內容包括:創建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建立線上PR渠道;組織線下宣傳等。3)舉辦電子商務營銷大賽活動、網貨創新大賽、宣傳短片評選大賽、歷練電商人才、提升網貨檔次。4)建設全渠道拓展:建設線上農產品綜合展示平臺,并負責日常運營及推廣工作,指導商河縣特產線下體驗中心的運營工作;負責農產品、旅游產品電商轉型工作,負責旅游流量的轉化和導入工作,形成相關工作報告。5)建設全媒體推廣:通過傳統媒體宣傳渠道+新媒體宣傳渠道,對電商發展、品牌建設和特色產品進行介紹宣傳,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營造地方文化氛圍,擴大區域影響力。6)新零售融合發展:通過線上營銷推廣和線下體驗館相互融合,拓寬商河縣特色農產品網絡銷售渠道,加快推進地域經濟轉型發展。